《山海经·南山经》:“令丘之山。无草木,多火。其南有谷焉,曰中谷,条风自是出。有鸟焉,其状如枭,人面四目而有耳,其名曰顒,其鸣自号也,见则天下大旱。”
令丘山,没有花草树木,到处是野火。山的南边有一峡谷,叫做中谷,东北风就是从这里吹出来的。山中有一种禽鸟,形状像猫头鹰,却长着一副人脸和四只眼睛而且有耳朵,名称是颙(yóng),它发出的叫声就是自身名称的读音,一出现而天下就会大旱。
令丘之山有些奇怪,文中对它的描述是“无草木”,但是却又“多火”。既然整座山都光秃秃的没有草木,那火是怎么烧起来的呢,燃烧的又是什么东西呢?唯一的答案就是天然气,所以说令丘之山有天然气产出,山中无根之火是燃烧天然气产生的。但是既然山上在持续燃烧,就会必然产生高温上升气流,相对于南方的山谷应该是低气压带,此时山谷中吹出来的风应是西南风才符合此处的环境。但为何谷中却是东北风呢?
既然是东北风,那么山中必然是处于低温高压的环境,加上令丘山盛产天然气,我们会联想到什么?不错,天然气液化工程。液化天然气是天然气经压缩、冷却至其沸点-161.5摄氏度后变成的液体。当液化天然气被气化时,周围的温度便会大幅度下降,形成高压气流,这样一来吹到谷中的东北风才能合情合理。那么山中的颙又是干什么的呢?它们应当是运输机一类的设备,它们运行起来会产生持续高温,蒸发周围的水,所以“见则天下大旱”。“人面四目”应该是描述运输机的驾驶员,以及机头的四个探照灯。“耳”可以理解成控制平衡的垂直侧翼。因为山中并不适合建设跑道,所以颙还很有可能是能够垂直起落的飞行器。整体来看令丘山实际上就是一座大型的天然气开采场地,并且配置齐全。
上面所有的理解可以当做科幻来看,神话就是过去的科幻,科幻也是今天的神话。即便坚持以上的观点,任何人都找不到否定它的理由。地球存在几十亿年,史前文明的理论也是层出不穷。人类短短百年时间就产生了技术大爆炸,而地球的历史更是以万年为单位来看的。所以以前发生过什么,我们并不知道,我们可以大胆的猜测,因为没有人能够否定任何一种猜想。
史书中对颙的记载非常少,离我们最近的记载是在明朝,传说万历二十年的时候,颙出现在了豫章的城宁寺。颙身长两尺多,人们还在好奇这鸟的时候,却不知道旱灾已经悄悄来临。果然当年从五月一直到七月份,豫章出现了异常的酷热,整个夏天一滴雨水都没有落下来,河流也接近干涸,庄稼是颗粒无收。不知是它能预测干旱还是会带来干旱,总之在《山海经》中被提及的角色,多多少少都有些神奇的地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