Loading...
010203040506070809大结局
流年的岁月 ——《十七岁不哭》
看《十七岁不哭》,就像看《三重门》一样,估计都是先看了书的原因,亦或许是心态的缘故,对于我这种没有耐心看长篇大作的人,这种短篇的电视剧还是适合我的。也许是我现在还有心态去看校园生活,也许我还是期许着那份单纯的美好。 再一次看了《十七岁不哭》。回顾了一下《十七岁不哭》,当年第一次看这部校园剧还是LOLI时期,真的是LOLI 还在念小学,天天追着看,还不止看了一遍,一直憧憬着考上高中 成为杨宇凌或者林林那样的人,亦或是怀念着我的十七岁,我的高一。(我上学早,十七岁的时候,我已经是一名高三的学生,我的十七岁是在高考的紧张中度过的,但这里,我借用他们的十七岁来怀念我的高一生活。)
十七岁,鲜花一般的年纪;十七岁,等待岁月的洗礼;十七岁,编织着成长的诺言;十七岁,写下梦想的召唤。青春和理想,印刻了徘徊的迷茫;微笑和泪水,书写着我们青色的成长。 一、青春 青春是本仓促的书,青春太仓促,生命太脆弱。每一个理工科的女孩子,身上都会有着杨宇凌的影子,因为我们都这么要强,事事都想做到最好,说话大大咧咧,对人都很热情。 有些事情想起的时候,嘴角总会露出微笑。想起高一进班时第一次自我介绍,我走上讲台,像其他人一样走上台就说话,拿起粉笔在黑板上写上了自己的名字后,回头带着我那标志性的微笑指着黑板对着大家说,“大家好,我叫闫小芳”。 其实现在,再读席慕容那首《无怨的青春》会多一份感触,有些东西和爱情无关,至少在那个年纪。的确,长大了以后,才会知道,我们应该感谢所有那些给我们一份回忆的人,在蓦然回首的刹那,没有怨恨的青春才会无遗憾,如山冈上那轮静静的满月。 二、生活 听,老男孩在唱着“生活像一把无情刻刀,改变了我们模样”,我有时在想,是不是小时候才有大大的梦想,小时候的幸福才是那么简单。 高一进校那刻起,高考那座大山就无形地压在我们的身上了,梦想着走进那白色象牙塔的我们,于是开始努力,开始拼搏。“试试就能行,争争就能赢”剧本中这句话曾在高三时被我写在每本辅导书的书角,鼓励着自己。 记得初中的时候,总是很活跃,课上可是个积极分子。不知道凑过高一什么时候开始,也是从那个时候,开始发狠了,趴在床上看书。现在回想起来,那时真的很有拼劲。 三、成长 其实每一段路,每一段时光,我们都在成长。 看故事中的林林, 刚进校的时候,妈妈开着宝马送她进校,扎着两个马尾辫,用宇凌的话评价她就是个娃娃。抱着个大熊娃娃来上学,简直一个娇娇女,军训的时候累了就哭,题目不会被老师说了也哭……这么个大家都觉得永远长不大的孩子,在妈妈公司出事之后,家里没有宝马之后也可以自己坐公交上学,也可以自己提着很重的包,也学着哭过擦干眼泪继续笑。 我们每个人都是林林,我们每个人都在一路成长。生活中最长的是经历,最短的是人生。在经历许多事情之后,我们都会长大,许多事情只有自己亲身经历,才会懂得去珍惜,才学会去感恩生活。 每一桩心事,每一次挫折都是一道坎,十七岁的孩子注定要在磕磕绊绊中成长。 四、尾声 很羡慕宇凌和简宁在那个时候就有那么朦胧的冲动,一直觉得自己这方面开窍的很晚,至少那个年纪还没有心动于男生。话说简宁真的是一个时代的印记,长得帅 ,人又好 ,学习还很厉害 ,还是班委,怎么能不动心呢?当年只知道简宁是简宁,近几年看《我的团长我的团》又萌上了张立宪,《士兵突击》里那惹人喜欢的吴哲······百度了下 才发现他就是李晨,也就是当年简宁的扮演者 还是那么年轻,依旧是那个让人心动不已的小正太,我都成LOLI变成快被别人叫阿姨的人,你怎么还是正太呢?李晨另一个被我忽略的角色《唐山大地震》中的方达,大老板果然没有学生兵萌,十年快过去了 我的萌点还是没变啊 ………… 流年的岁月 ——《十七岁不哭》 也许简宁这种有着淡定笑容和沉稳气质的近乎完美的高中男生形象,是每个女生暗恋的对象,但是就在与宇凌的那种微妙中,他理智地选择了放手。虽然有痛苦,但是正如他说的,谁不是一边受伤一边坚强呢! 是的,人生好比乘车前往目的目的地,沿途风景美不胜收。如果你的最高人生目标是在目的地的话,那么你决不能中途贪恋美景而下车。假如你忍不住下了车,那车绝不会等你。虽然你还可以登上下一辆车,但这辆车已不是那辆车,而且也不是到达原来的那么目的地了。
青春不是一场梦。 青春带着孤独、坎坷和理想,让我们每个人成长。 好想回到十七岁,那个年纪,只需要一心学习,心里还有梦想,什么都不用想。 现在,怎么什么都变了?长大了,快乐呢! 十七岁那年 顺利考上了大学 没有变成杨宇凌也没有变成林林或者乐心 没有遇到简宁也没遇到雷蒙 但是也是拥有了属于我自己的十七岁 十七岁没有遇到简宁 二十七岁的时候可以遇到么?
1 条评论
流年的岁月 ——《十七岁不哭》
看《十七岁不哭》,就像看《三重门》一样,估计都是先看了书的原因,亦或许是心态的缘故,对于我这种没有耐心看长篇大作的人,这种短篇的电视剧还是适合我的。也许是我现在还有心态去看校园生活,也许我还是期许着那份单纯的美好。
再一次看了《十七岁不哭》。回顾了一下《十七岁不哭》,当年第一次看这部校园剧还是LOLI时期,真的是LOLI 还在念小学,天天追着看,还不止看了一遍,一直憧憬着考上高中 成为杨宇凌或者林林那样的人,亦或是怀念着我的十七岁,我的高一。(我上学早,十七岁的时候,我已经是一名高三的学生,我的十七岁是在高考的紧张中度过的,但这里,我借用他们的十七岁来怀念我的高一生活。)
十七岁,鲜花一般的年纪;十七岁,等待岁月的洗礼;十七岁,编织着成长的诺言;十七岁,写下梦想的召唤。青春和理想,印刻了徘徊的迷茫;微笑和泪水,书写着我们青色的成长。
一、青春
青春是本仓促的书,青春太仓促,生命太脆弱。每一个理工科的女孩子,身上都会有着杨宇凌的影子,因为我们都这么要强,事事都想做到最好,说话大大咧咧,对人都很热情。
有些事情想起的时候,嘴角总会露出微笑。想起高一进班时第一次自我介绍,我走上讲台,像其他人一样走上台就说话,拿起粉笔在黑板上写上了自己的名字后,回头带着我那标志性的微笑指着黑板对着大家说,“大家好,我叫闫小芳”。
其实现在,再读席慕容那首《无怨的青春》会多一份感触,有些东西和爱情无关,至少在那个年纪。的确,长大了以后,才会知道,我们应该感谢所有那些给我们一份回忆的人,在蓦然回首的刹那,没有怨恨的青春才会无遗憾,如山冈上那轮静静的满月。
二、生活
听,老男孩在唱着“生活像一把无情刻刀,改变了我们模样”,我有时在想,是不是小时候才有大大的梦想,小时候的幸福才是那么简单。
高一进校那刻起,高考那座大山就无形地压在我们的身上了,梦想着走进那白色象牙塔的我们,于是开始努力,开始拼搏。“试试就能行,争争就能赢”剧本中这句话曾在高三时被我写在每本辅导书的书角,鼓励着自己。
记得初中的时候,总是很活跃,课上可是个积极分子。不知道凑过高一什么时候开始,也是从那个时候,开始发狠了,趴在床上看书。现在回想起来,那时真的很有拼劲。
三、成长
其实每一段路,每一段时光,我们都在成长。
看故事中的林林, 刚进校的时候,妈妈开着宝马送她进校,扎着两个马尾辫,用宇凌的话评价她就是个娃娃。抱着个大熊娃娃来上学,简直一个娇娇女,军训的时候累了就哭,题目不会被老师说了也哭……这么个大家都觉得永远长不大的孩子,在妈妈公司出事之后,家里没有宝马之后也可以自己坐公交上学,也可以自己提着很重的包,也学着哭过擦干眼泪继续笑。
我们每个人都是林林,我们每个人都在一路成长。生活中最长的是经历,最短的是人生。在经历许多事情之后,我们都会长大,许多事情只有自己亲身经历,才会懂得去珍惜,才学会去感恩生活。
每一桩心事,每一次挫折都是一道坎,十七岁的孩子注定要在磕磕绊绊中成长。
四、尾声
很羡慕宇凌和简宁在那个时候就有那么朦胧的冲动,一直觉得自己这方面开窍的很晚,至少那个年纪还没有心动于男生。话说简宁真的是一个时代的印记,长得帅 ,人又好 ,学习还很厉害 ,还是班委,怎么能不动心呢?当年只知道简宁是简宁,近几年看《我的团长我的团》又萌上了张立宪,《士兵突击》里那惹人喜欢的吴哲······百度了下 才发现他就是李晨,也就是当年简宁的扮演者 还是那么年轻,依旧是那个让人心动不已的小正太,我都成LOLI变成快被别人叫阿姨的人,你怎么还是正太呢?李晨另一个被我忽略的角色《唐山大地震》中的方达,大老板果然没有学生兵萌,十年快过去了 我的萌点还是没变啊 …………
流年的岁月 ——《十七岁不哭》
也许简宁这种有着淡定笑容和沉稳气质的近乎完美的高中男生形象,是每个女生暗恋的对象,但是就在与宇凌的那种微妙中,他理智地选择了放手。虽然有痛苦,但是正如他说的,谁不是一边受伤一边坚强呢!
是的,人生好比乘车前往目的目的地,沿途风景美不胜收。如果你的最高人生目标是在目的地的话,那么你决不能中途贪恋美景而下车。假如你忍不住下了车,那车绝不会等你。虽然你还可以登上下一辆车,但这辆车已不是那辆车,而且也不是到达原来的那么目的地了。
青春不是一场梦。
青春带着孤独、坎坷和理想,让我们每个人成长。
好想回到十七岁,那个年纪,只需要一心学习,心里还有梦想,什么都不用想。
现在,怎么什么都变了?长大了,快乐呢!
十七岁那年 顺利考上了大学
没有变成杨宇凌也没有变成林林或者乐心
没有遇到简宁也没遇到雷蒙
但是也是拥有了属于我自己的十七岁
十七岁没有遇到简宁 二十七岁的时候可以遇到么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