科学家发现一颗“地球兄弟”,相似度达98%,或早孕育生命文明
科学探索之路
类地行星指的是和地球生态环境极为相近的星球。自人类成功迈步外太空以来,人类从未停止过寻找类地行星以及探索宇宙。毕竟人类早知地球不是人类的长远发展之计。只是人类过早的将地球当作跳板星球,对人类来说却并非是好事。
但多发现一些和地球环境相近的星球,确实是有备无患的,毕竟若是人类有朝一日具备了移居其他星球的能力,可却没有找到替代地球的星球,一定不是人类想看到的结局。且类地行星还有助于人类揭开外星人之谜。可见,不论出于哪个角度,人类都需要花费大量的精力去发现和探索类地行星。
迄今为止,科学家已经筛选出了数十颗和地球相近的星球,但奈何距离的限制,人类也仅仅只是远观,不能靠近,比如和地球相似度达到了98%的开普勒-452b行星,就被认为早已孕育了生命文明。若是人类能登陆开普勒-452b行星,一直以来困扰人类宇宙中是否存在外星生命,就迎刃而解了。只可惜开普勒-452b行星竟然距离地球1400光年,哪怕人类的速度达到了光速,也需要在宇宙中飞行1400年的时间,才能靠近开普勒-452b行星。而现实是,人类连光速都达不到。否则也不会迟迟飞不出太阳系了。
开普勒-452b是科学家发现到的宇宙中和地球生态环境最相近的一颗星球,这颗星球和地球一样都处在主恒星的宜居带上。可能也有大气层和液态水,一年四季分别,开普勒-452b的时间和地球也很接近,地球一年365天,开普勒-452b一年385天,若是未来人类成功移民了开普勒-452b,倒也不太需要倒时差。
开普勒-452b的体积是地球的近2倍,但质量不明确,因此开普勒-452b是一颗岩石行星还是气态行星,尚且不能定论。若是人类能确定开普勒-452b是岩石行星,这颗星球即便没有孕育出生命,也必然会成为人类第二家园的首选。当然前提得忽视距离。
开普勒-452b的朱恒星比太阳大了15亿岁,如今已经在慢慢衰老了,故而开普勒-452b受到的光照程度已经远比之前多了。但因为主恒星比太阳柔和,属于G2类型恒星,开普勒-452b上的生命不用像人类一样担心,灼热的阳光会炙烤地球。开普勒-452b的生命反而比之前感受到更多的温暖,万物也会更有生命力。
开普勒-452b给了人类希望的同时,几乎也给了人类绝望,如此接近地球的星球却离地球如此遥远。人类的生命太短暂,若是人类真能到达如此遥远的星际边界,人类倒也不用仅考虑开普勒-452b了。尤其这颗星球条件优越,科学家表示兴许早就已经孕育了什么万物,且开普勒-452b的文明或比人类文明更高级。兴许不用等待人类登陆开普勒-452b,开普勒-452b文明或早人类一步来寻找我们。
开普勒-452b也仅是科学家发现到的数十颗类地行星中的一颗而已,既然是寻找类地行星,就得考虑时间和距离。因此,近年来科学家更倾向于寻找和地球距离更近的星球。比如比邻星b仅距离地球4.2光年。可即便已经这么近了,也是2个太阳系直径。人类在1977年发射的旅行者1号,已经在太空中飞了43年时间,也没有离开太阳系。除了距离的限制,科学家还猜测太阳系边界处是否存在着壁垒,人类出不去,外星生命进不来?
看完,大家有没有发现,与其寻找类地行星,探索外星文明,不如保护地球,毕竟地球才是我们的生态家园。有地球作为人类坚实的后盾,人类才能后顾无忧的去探索宇宙,而不是在探索宇宙的过程中,逐步放弃地球。若地球不愿再接洽人类了,人类还没有找到第2家园,人类该如何是好呢?不知道大家对此是如何看待的呢?